选股器软件哪个好?老股民的实操经验聊聊

基金市场 (1) 21小时前

选股器软件哪个好?老股民的实操经验聊聊_https://m.jnlaobingbanjia.com_基金市场_第1张

“选股器软件哪个好?”这个问题,我大概每天都能看到好几拨人问,尤其是在一些股票论坛和社群里。其实,这个问题就像问“哪种工具最好用”一样,没有绝对的答案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的需求、投资风格,甚至是你的“脾气”。我见过太多人,一上来就想着找个“万能”的选股器,结果用着用着就发现,不是这里不符合心意,就是那里太复杂,最后还是回到最原始的方法,或者干脆放弃。今天就来随便聊聊,结合我这些年用过的、看过的,以及踩过的坑,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粗浅看法。

别迷信“全自动”选股

很多朋友一接触选股器,就想找那种“输入几个条件,立马给你跳出几十个牛股”的。这其实是个常见的误区。选股器说到底,是个工具,它能帮你把海量的数据按照你设定的规则筛选出来,但“未来会涨”这个判断,是它无法直接给你的。如果真有这么个软件,那它老板早就在巴哈马晒太阳了,轮不到我们普通股民来用。

我早期也走过这个弯路,一开始接触一些比较花哨的选股软件,里边有很多现成的“战法”选股公式,比如“MACD金叉”、“KDJ低位金叉”、“突破布林通道上轨”等等。照着公式选出来的股票,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波动,但长期来看,能不能跑赢大盘,甚至能不能帮你赚到钱,这真的不好说。很多时候,这些公式选出来的股票,恰恰是那些波动较大、风险较高的,或者已经到了出货阶段的。

而且,这些所谓的“牛股公式”,往往是滞后的,或者说,是总结了过去的成功案例。股市瞬息万变,很多时候,市场的驱动因素已经不是我们熟知的那些技术指标了。比如,去年市场的热点可能集中在新能源,今年可能就转向了人工智能,甚至是一些你完全没听过的新兴行业。你如果还抱着一套过时的选股逻辑,那肯定是要吃亏的。

理解你的投资策略,再去找工具

所以,选股器好不好用,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想清楚自己的投资策略。你是价值投资者,喜欢找那种估值低、有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?还是趋势投资者,喜欢追逐那些正在上涨的板块和个股?或者你是技术分析爱好者,对各种K线形态、指标背离特别敏感?

比如,如果你是价值投资者,你可能更关心公司的财务报表,比如市盈率(PE)、市净率(PB)、净资产收益率(ROE)、公司的现金流、负债率等等。这时候,你就需要一个选股器,能够让你自由组合这些财务指标,并且最好能让你设置一个范围,比如PE低于20倍,ROE高于15%。

如果你是趋势投资者,你可能更关注股票的价格走势、成交量、均线系统、以及一些人气指标。你可能需要的是那种能够让你快速画出各种趋势线、设置均线交叉、成交量放大等条件的选股器。

一些实用功能的考察点

在实际使用中,我发现有几个功能是比较重要的,也值得大家在选择时多考察一下。

1. 条件的灵活度和易用性

这直接关系到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,把选股逻辑准确地表达出来。我用过一些软件,它的条件设置很死板,比如你只能选“大于10%”,但你想选“大于15.5%”就不行,或者要选“过去5天的平均成交量大于100万股”,但它只让你选“最近一天成交量”,那就很麻烦。

还有一个是公式编辑器。有些软件的公式写起来非常晦涩,像在写密码,我个人就比较喜欢那些逻辑清晰、读起来像自然语言的公式编辑器,能让你快速修改和调整。比如,我想选“过去一个月股价涨幅超过20%的股票”,如果选股器里能直接写成类似“PriceChange(1M) > 0.2”这样的,那就很方便。

2. 选股结果的复盘和回测

选出来一堆股票,光看一眼是不够的。你需要知道这些股票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表现怎么样。好的选股器,会允许你对选出来的股票进行一个简单的复盘,比如看看它们在过去一周、一个月、一年的涨跌幅。更进一步的,如果能进行回测,也就是用历史数据来验证你的选股逻辑是否有效,那就更好了。

我记得我刚开始用一个选股器的时候,就是直接把选出来的股票放着不管,结果好几只股票在选出来后没多久就开始下跌,当时很不理解。后来才知道,要看选股结果在历史上的表现,这样才能大概判断出这个选股逻辑靠不靠谱。

3. 数据的全面性和及时性

选股器的数据来源很重要。你选出来的股票,它的基本面数据、技术指标数据,必须是准确、全面的。比如,财务报表有没有最新的季报、年报数据?技术指标的计算是不是准确?数据的更新是不是及时?

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情况,某个软件的数据更新有点延迟,当我选出一些股票时,才发现它们的技术形态已经发生了变化,甚至有的已经破位了。这种数据上的“不靠谱”,会严重影响选股的质量。

我的个人选择倾向

说了这么多,可能大家还是想知道,我个人倾向于用什么样的选股器。实话讲,我一直在几个不同的软件之间切换,每个软件都有它的优点。但总的来说,我更喜欢那些“开放式”的选股器,允许我自由组合各种条件,并且数据比较全面、更新及时的。比如,一些国内比较知名的券商交易软件内置的选股器,或者一些专业的金融数据服务商提供的工具,它们在数据的广度和深度上通常做得比较好,而且在条件设置上也比较灵活。

我不会去追求那些“一键选牛股”的噱头,而是更关注它能否帮助我把自己的选股思路细化、量化,并且能够快速地筛选出符合我标准的股票池。然后,我再在这个股票池里,结合基本面、行业前景、甚至一些我个人的“感觉”,去做出最后的判断。选股器只是一个辅助工具,最终的决策,还是要靠自己。

其实,与其纠结“选股器软件哪个好”,不如多花点时间去理解自己的投资逻辑,然后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你的选股条件。市面上的选股器,大多数都能满足基本的需求,关键在于你会不会用,会不会把它变成你投资体系里真正有用的一个环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