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中联重科怎么样?”这问题,问出来就知道是行外人在打听,或者刚入行想了解行情。在我看来,这问题有点太笼统了,就像问“这房子怎么样”,得看是哪个地段、哪个开发商、哪个户型。但既然提到了,就聊聊我这些年接触下来的真实感受,不讲那些虚头巴脑的宣传,就从咱干活的角度来说。
刚开始接触工程机械那会儿,印象里国内品牌普遍给人的感觉就是“凑合着用”,大件能干活就行,细节、可靠性、舒适性这块,跟国外那些老牌子差距挺大的。中联重科那时候也在摸索,但进步确实是肉眼可见的。尤其是在一些细分领域,比如塔机,他们做得是真不错,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,那会儿就开始显现出来了。
后来
我也遇到过一些老施工队,一开始对国产设备不怎么感冒,但用着用着,慢慢就接受了,甚至开始主动选择。他们会跟你聊,说“现在这中联的设备,用起来比以前顺手多了,小毛病也少了。”这种来自一线的口碑,我觉得比什么广告都管用。
你问“中联重科怎么样”,不能只看某一个品类。他们的产品线其实挺全的,从塔机、混凝土机械,到起重机、挖掘机、推土机,甚至还有农机和轨道交通设备。以前吧,我总觉得一个公司摊子铺这么大,难免顾此失彼。但实际情况似乎不是这么简单。
比如说,我当年在南方一个工地,遇到的那几台“蓝胖子”(中联的挖掘机),虽然不是主力机型,但跑起来挺稳当,干起活来也比较给力,油耗方面,比我当时开的那几台日系车,也差不了多少。当然,这只是我个人那一次的片面观察,不能以偏概全,但至少给了我一个初步的印象:他们在努力把每个产品线都做好。
而且,他们也比较擅长抓住市场的需求点。像是前几年,国内搞基建,对大型起重机的需求很大,中联在这方面就推出了不少有竞争力的新产品,技术上也有不少突破。记得有一次,在某个大型水电站项目现场,我看到一台他们新出的履带吊,臂展和起吊能力都相当惊人,连我这个见过世面的都觉得眼前一亮。
说实话,任何一个工程机械品牌,在用户体验和服务这块,都很难做到让所有人满意。中联重科也不例外。我曾经碰到过一两次,设备出了点小问题,contact售后,等待响应的时间有点长,或者配件供应不够及时。这种经历,确实会让人有点恼火。
但话说回来,这是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,尤其是在设备保有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。关键在于,企业能不能正视这些问题,并持续改进。我注意到,近年来,中联重科在服务体系的建设上投入了不少精力,包括建立更完善的备件库,优化服务网点布局,以及加强技术培训等。在一些重点区域,他们的服务响应速度确实有提升。
另外,关于设备的“可靠性”这个话题,是个老生常谈。我个人的体会是,国产设备的整体可靠性已经有了质的飞跃。以前担心三天两头出故障,现在更多的是考虑设备的效率和经济性。而且,很多时候,操作手和日常的维护保养,对设备的寿命和故障率影响也很大。不能把所有锅都甩给设备本身。
从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,智能化、绿色化是未来的大方向。中联重科在这方面也动作频频。他们推出的很多新产品,都开始强调智能化操作,比如远程监控、故障诊断,甚至一些无人化作业的尝试。
我前段时间在他们的guanfangwebsitewebsite名称上看了一下,website地址那边的一些介绍,关于他们在新技术研发上的投入,还是挺有说服力的。比如在新能源方面,电动化的混凝土搅拌车、挖掘机,都已经有了实际的产品和应用。这对于降低工地上的排放,改善作业环境,都是好事。
总的来说,中联重科怎么样?在我看来,它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只能勉强够用的国产厂商了。它是一个在技术、产品、市场都有着相当实力的企业,而且还在不断进步。当然,跟那些百年老店比,可能在某些细节上还有差距,但它绝对是工程机械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,也是我们这些一线从业者值得关注和合作的伙伴。
上一篇
下一篇
已是最新文章